首页

女王调教肛门

时间:2025-05-25 09:13:08 作者:中外专家吁尽快推动香港加入RCEP 浏览量:60700

  中新网9月5日电 (记者 孙自法)全球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与吉林大学9月5日在长春签署“吉林大学考古学研究”丛书出版协议,该系列图书都将以开放获取(OA)形式出版,让全球读者可免费阅读和获取该校在考古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这是施普林格·自然在中国签署的首个校级开放获取图书战略合作项目,签约双方还一致同意在这一战略合作框架下继续探讨开放获取出版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9月5日,施普林格·自然与吉林大学在长春签署“吉林大学考古学研究”丛书出版协议,双方代表签约后合影。施普林格·自然  供图

  根据协议,“吉林大学考古学研究”丛书将由施普林格·自然旗下的施普林格出版,不设结束期限,由吉林大学长期支持该系列丛书持续出版东亚考古领域的高质量、高影响力研究成果。目前,该丛书首批4本著作选题已陆续完成同行评审。作为该系列的第一部图书,《中国东北地区夏至战国时期的考古学文化研究》(Archaeological Research on Cultures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Xia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预计于2024年3月出版,作者为吉林大学考古学院院长赵宾福教授。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大中华区总裁暨全球图书总裁汤恩平博士(Niels Peter Thomas)在签约仪式上说,20多年以来,施普林格·自然一直引领着开放获取转型,致力于出版经过同行评审的研究,并供所有人立刻和免费获取。“我们非常高兴携手吉林大学,通过这套考古学开放获取丛书的出版,帮助传播吉林大学在这一优势学科的最新研究,进一步推动该学科的发展,促进中外科研合作和文化交流”。

  吉林大学副校长蔡立东表示,希望合作双方未来继续打造“吉林大学—施普林格考古学系列丛书”项目品牌,提升吉大考古学科的国际影响力,拓展学科外译研究。

  据介绍,研究显示,开放获取图书的引用量是非开放获取图书的2倍多,下载量则高10倍以上,并且读者地域分布更多元,传播所及的国家比非开放获取图书多60%以上。

  施普林格·自然早在2012年就推出专门的开放获取图书出版计划,并于2022年实现出版2000部开放获取图书的里程碑。目前,施普林格·自然出版的专著、手册、参考书、丛书等大多数图书类型都支持以开放获取方式出版,开放获取图书章节下载量已超过2亿。(完)

【编辑:刘欢】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阿青少年足球赛暨气候行动漫画展在迪拜举行

沈阳7月12日电 (李晛)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路演项目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科转沈阳·赋智惠企”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项目路演辅导沙龙活动12日举办,当日30余家企业参与。

免签“回头客”来了!“中国行”持续“圈粉”外国旅客

从专业角度来说,动画电影不比真人电影,其表情、动作较单一,视觉上的不足就需要靠听觉来弥补,这就要求配音演员做到“以声传情”,需要通过声音的强弱、气息的松紧、吐字的力度等,来展现角色的喜怒哀乐,走跑跳卧等动作状态,甚至角色的摇头、耸肩、扬眉、摊手等小细节,配音时还需要理解角色所处的空间,角色的心理变化等,才能赋予角色更多台词以外的气息表达。

让中医药文化“潮”起来,要融合现代健康理念,推动其转化为人民群众自觉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这要求我们提供既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又能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中医药文化产品和服务。比如,中医药文化“治未病”的防治理念、四季节气养生理念等具有独特优势,深入挖掘、用好这一独特优势,通过多种形式推出四季养生、康复理疗等中医药健康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激发人们了解中医药、热爱中医药的兴趣和热情,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其深厚文化内涵,自觉应用中医药理论知识。

中储粮人:“收满粮关仓门,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

当前,我国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数字科技平台企业应积极发挥创新引领作用,向上突破关键技术的“天花板”,向下扎根产业场景的“试验田”,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力,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新路径。

“湿冷魔法”袭沪:轨交部分路段停运 高速交通管制

初冬时节,漫步于景德镇,一巷一品,一街一景。每一处窑址、每一条里弄、每一块瓷片,都散发出厚重的人文气息。新加坡籍青年陶艺工作者蓝漫杭被千年瓷都浓郁的文化气息深深吸引,参加了景德镇前不久举办的春秋大集,她与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陶瓷艺人现场切磋,受益匪浅。她感叹:“景德镇丰富多元的文化,给了我很多创作灵感。”在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驻地艺术家”意大利籍Adele Stefanelli也有同样的感受:“青花薄胎的制作一直困扰着我,我来到这里是想攻破这个难题。”在景德镇的街头巷尾,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陶艺工作者因陶瓷而相聚。据统计,目前已有6万余名艺术家在景德镇做陶艺,形成了独特的“景漂”文化现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